我是谁?我是黄连,我居然能改善脂肪肝以及肥胖症状!
作者:刘盼(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大家可能对我的名字感到又熟悉又陌生,有时候我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身世,但一直找不到机会。恰好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发了一篇学术文章,说我能够改善脂肪肝及肥胖症状,我就借机来到科学大院,好好介绍一下自己,希望大家能认识我。
我第一次被大家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名字,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我得好好想一下,对了,那大约是秦汉时期,也就是在2000年之前了,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图1),能最先找到我的名字。
图1 神农本草经
但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我的名字,干嘛叫我黄连呢!我找了个机会就去问给我起名字的人,他告诉我:你的根茎呈现连珠状,而且又是黄色的,我也是让大家记住你,给你取名叫黄连;另外,如果有人看你不顺眼,想一口吃了你,那就得祝贺他,你是很苦的,他吃了你,他也会很难受。
我年轻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关键我还有很多“头发”(图2),非常的活泼帅气,整天和其它植物搭讪,对自己的相貌很满意。
图2 幼年时期的黄连
但是,岁月不饶人,当我变老了,我的相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外表变得很粗糙,有时候还像一个鸡爪。另外,更奇怪的是,我变得更矮了,据好心人帮我量身高,只剩下10厘米左右(图3),还没有年轻时候高,我对此很伤心,“人”变老,身高也下降,对我太不公平了。
图3 成熟时期的黄连
但是,我也听别人说,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听到这个,我表示很欣慰,因为的确是这样的,我能起作用的时候,主要还是老的时候,后面我就会介绍,我到底有什么用。
我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我更喜欢待在山区,貌似与现代的城市格格不入,同时,如果湿度大一点,温度低一点,我就能长得更好。我非常害怕长时间的暴晒,这样会对我身体不好,我还是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待着,过着小日子。
另外,我是毛莨科家族的一员,有好多兄弟姐妹,他们分别叫雅连、云连、峨眉黄连等,长得跟我挺像。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出一定贡献的,其实我也不例外。
以前,中医总说,我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图4),同时也可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
图4 双黄连口服液
但说实在的,这些作用,大家不太好理解,还有人说我是在骗大家,因为没有证据显示我有这些作用。
那我到底有没有用呢?科学家们说,这需要系统化的研究才能下结论。
听说,我的一些中药材朋友们被研究后,有的并没有药效,甚至还对身体有害,但有的确实有药效,并被科学家们带到实验室,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提取加工。
我的命运会怎样呢?
幸运的是,确实找到了我有用的证据!科学家们还把我的作用说得更容易让人看懂了,比如,我有抗菌、抗原虫、抗病毒、对心血管有益等作用(Cicero and Baggioni, 2016; Efferth et al., 2017; Huang et al., 2016; Jiang et al., 2017; Tan et al., 2016; Wu et al., 2016; Zhang and Liang, 2015)。
另外,可能大家还不知道,我有众多的子女,我只能在这里介绍几个,说多了,怕大家会记不住,分别是大儿子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所占的比重约为5%~8%;二儿子黄连碱(Coptisine);三儿子甲基黄连碱(Worenine);四儿子掌叶防己碱(巴马亭,Palmatine);其他的儿子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最令我引以为豪的是大儿子及二儿子,我的主要功能都是他们赋予给我的,我不能居功自傲,而掩埋了他们的效用。比如,我的二儿子黄连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虫的作用,还对心血管有好处(图5)(Gupta et al., 2014; Tan et al., 2016; Zarei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13)。
图5 黄连碱功能总结
这几天,有一个叫上海生科院李于的研究员,硬是要给我的大儿子小檗碱做个调查,给他宣传一下,说他具有改善脂肪肝以及肥胖症状的新功能,开始我还不相信,但是当我看了具体的报告,我就被深深地折服了,原来我大儿子深藏不露。
报告是这样说的:小檗碱可以通过人体肝脏中的一个蛋白质分子SIRT1,进而能增加肝脏自噬的作用,进而下调肝细胞中脂质沉积水平,改善脂肪肝。小檗碱-SIRT1-FGF21作用轴的激活或许可以成为通过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和增强能耗来治疗肥胖的新途径(图6)。
图6 小檗碱新功能作用机制
报告就简明的一段话,但我还是能够领悟的,另外证据也是杠杠的(Sun et al., 2017)。
不过,大家可不要因此去吃治疗腹泻的小檗碱药片,来改善脂肪肝哦。
因为这方面暂时还没有定论。这是第一个证明小檗碱在小鼠体内可以改善脂肪肝性状的研究,临床上还没有相应的实验去支持。但是这小檗碱在临床上有应用的潜力,上海生科院会进一步跟进后续实验,看临床效果怎么样。我也会及时为大家带来前线报道!
以上就是我的名字,我的形态,我的爱好,我的作用,我的儿子们以及俩儿子的杰出能力。大家对于我,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吗?欢迎大家联系我,可以在下面留言哦,我一定会来回答大家的疑惑!
参考文献
Cicero, A.F., and Baggioni, A. (2016). Berberine and Its Role in Chronic Disease. Adv Exp Med Biol 928, 27-45.
Efferth, T., Schottler, U., Krishna, S., Schmiedek, P., Wenz, F., and Giordano, F.A. (2017). Hepatotoxicity by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temozolomide, artesunate and Chinese herbs in a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patient: case repor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rch Toxicol 91, 1833-1846.
Gupta, S., Singh, N., and Jaggi, A.S. (2014). Alkaloids as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erberine.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 195-205.
Huang, M., Chen, S., Liang, Y., and Guo, Y. (2016). The Role of Berberine in the Multi-Target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Curr Top Med Chem 16, 867-873.
Jiang, Y., Gao, H., and Turdu, G. (201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s potential AChE inhibitors for anti-Alzheimer's disease: A review. Bioorg Chem 75, 50-61.
Sun, Y., Xia, M., Yan, H., Han, Y., Zhang, F., Hu, Z., Cui, A., Ma, F., Liu, Z., Gong, Q., et al. (2017). Berberine Attenuates Hepatic Steatosis and Enhances Energy Expenditure in Mice by Inducing Autophagy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Br J Pharmacol.
Tan, H.L., Chan, K.G., Pusparajah, P., Duangjai, A., Saokaew, S., Mehmood Khan, T., Lee, L.H., and Goh, B.H. (2016). Rhizoma Coptidis: A Potential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Agent. Front Pharmacol 7, 362.
Wu, J., Hu, Y., Xiang, L., Li, S., Yuan, Y., Chen, X., Zhang, Y., Huang, W., Meng, X., and Wang, P. (2016). San-Huang-Xie-Xin-Tang Constituents Exert Drug-Drug Interaction of Mutual Reinforcement at Both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 Level: A Review. Front Pharmacol 7, 448.
Zarei, A., Changizi-Ashtiyani, S., Taheri, S., and Ramezani, M. (2015). A quick overview on some aspects of endocrin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erberis vulgaris L. Avicenna J Phytomed 5, 485-497.
Zhang, Q., and Liang, X.C. (2015). [Progress in study of antioxidant effects of Coptis chinensis and its major contributions to diabetes treatment/therapy].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40, 2285-2288.
Zhang, Z.H., Deng, A.J., Yu, J.Q., Li, Z.H., Wu, L.Q., Wang, W.J., and Qin, H.L. (2013). [Advance in studi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38, 2750-2754.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7、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脉冲星!FAST首秀实力不俗
9、全世界望远镜共同见证双中子星合并 多信使天文学时代正式开启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